中韩人寿15亿增资计划获批,引入5家国资新股东
这次增资,中韩资计难能从根本上帮助到中韩人寿。人寿入
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以后,亿增今年一季度多家险企的划获偿付能力出现下滑,这也激发更多险企增资、批引发债等资本补充的国资需求。
虽然,新股有不少未雨绸缪意识的中韩资计,从去年开始就有所准备。人寿入但现实是亿增,在“工程”来临以后,划获仍有近八成的批引险企难以改变偿付能力下滑的局面,一些险企甚至不得不申请过渡期。国资当然,新股也不乏一些险企继续开展“自救”行动。中韩资计
前不久,中韩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韩人寿”)的引战增资项目历时4个月终获监管批复。
据《每日财报》了解,今年以来,中韩人寿的偿付能力指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现已逼近监管红线。此次增资完成后,将引入5家国资新股东,公司注册资本也将扩增至30.012亿元。
不由分说,此次增资获批自然会缓解中韩人寿燃眉之急,但是现阶段其尚且没有走出经营“阴霾”,如此“推力”能帮助其走出多远,还很难预判。
引战增资获批
从去年开始,险企们在增资“补血”这条赛道上就分外忙碌。而自今年一季度,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后,多家险企的偿付能力告急,险企增资“补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据《保险报》统计,在今年上半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共披露15家保险机构变更注册资本,拟增资、扩股总额353.607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83.198亿元。其中,就包含中韩人寿的增资计划。
在2022年3月25日,发布公告称,中韩人寿增资项目经广泛征集,有5家意向投资人已于3月18日在浙江产权交易所完成摘牌,并经过竞争性谈判,于3月24日完成增资协议签署。时隔4个月后,该增资项目现终于正式获批。
实际上,此次增资早在去年4月份就已有苗头。彼时,中韩人寿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挂牌,增资挂牌价格不低于1.21元/1元注册资本,募集资金总额将不低于18.18亿元。
在增资计划中,15.01亿元计入注册资本,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资名单中,原股东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韩华保险”)并未参与此次增资。
而股东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东方”)将认购2.5亿元注册资本,剩余12.51亿元则由浙江长兴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金控”)、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温州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证裕投资有限公司5家外部投资人认购。
增资完成后,浙江东方将持股33.33%,为中韩人寿第一大股东;韩华保险因不参与增资,持股比例从原50%下降至24.99%,为中韩人寿第二大股东。所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中,长兴金控持股20.23%,位列股东名列第三。
股权变更合资变中资
从增资后的股权结构来看,中资合计持股75.01%,而外资韩华保险持股24.99%。根据《外商投资法》,中韩人寿将从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变更为外资参股的中资保险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增资所引入的5家新股东均为国资企业。其中,4家是浙江省地方国资企业,1家为老牌券商的子公司。其实,近年来许多地方国有资本都逐步加大对险企的持股。比如在7月初,珠海国资委旗下的珠海铧创单一认缴横琴人寿增资,持股比例增至32.9%,成为横琴人寿第一大股东。
而各地国有资本纷纷加持险企,一方面险企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地方国资也可为险企带来业务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对此,中韩人寿表示,将依托新股东赋能,充分结合地域优势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客户特点,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保障民生,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保险服务共同富裕示范样本。
从主要目的而言,中韩人寿此次引战增资主要为缓解公司偿付能力压力。因为从去年开始,其偿付能力指标就急剧下降。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已降至73.3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07.14%,逼近监管红线。
因增资获批,在其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预测在下一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增至330.0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增至360.08%。
尚“负重前行”
成立于2012年11月30日的中韩人寿,总部设立于浙江,公司目前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拥有近40家分支机构。而在此次增资之前,中韩人寿已进行过两次增资。
在成立之初,中韩人寿的原始股东是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贸”)和韩华保险,彼时双方各出资2.5亿元。但在2016年,浙江东方从浙江国贸手中收购了中韩人寿50%的股权。
而浙江国贸之所以选择退出,或与中韩人寿持续亏损有关,但显然浙江东方对中韩人寿还是抱有厚望的。所以,在双方股权转让之时,就签订对赌协议。浙江国贸承诺中韩人寿将于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为正,即中韩人寿要在2021年实现盈利。否则,浙江国贸对差额部分按照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予以补足,直至中韩人寿盈利为止。
在此之后,浙江东方为推动中韩人寿发展,在2017年和2019年携手韩华保险以同比例各增资5亿元,中韩人寿的注册资本也因此提升至15亿元。可中韩人寿的业绩却迟迟未见起色,从2012-2019年累计亏损达7.86亿元。
直至2020年,中韩人寿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16.36万元。然好景不长,2021年,中韩人寿的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2.56亿元下降到11.73亿元,同比下降6.57%,其中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32%至9.71亿元,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6.53%,净亏损达1.17亿元。
较为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韩人寿营业支出由2020年的12.47亿元增长至12.9亿元,同比增长3.42%。且其中,退保金同比大增60.82%至1.11亿元。
由此,退保金高企就加大了其现金流方面的压力,基本需要较大新进资金来应对流动性风险,也就要求新增保费收入较高,继而又形成较大的新业务压力。而这,也是此前部分主要依赖投资型业务的险企转型发展保障型业务面临的困难。
到了今年,中韩人寿的经营状况仍不乐观。上半年,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67亿元,净亏损额已达1.16亿元。总的来讲,相比大型险企业务结构较为多元、转型着手又早,像中韩人寿这样中小型险企是避免不了一定经营困局的,此次引战增资,是否会让中韩人寿的业绩有所改观,《每日财报》也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焦点)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截至11月22日,22个集中供地城市今年的第三批土拍进入尾声,18个城市共计完成352宗土地出让,涉及4692亿元出让金;同期,有多个城市的第四批集中供地工作已经展 ...[详细]
-
截至8月底,11家功率器件上市公司半年报已全部出炉。数据显示,11家企业今年上半年无一亏损。得益于下游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功率器件行业站上了“风口”。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两年,功率 ...[详细]
-
AutoX第五代车型登陆浦东,Robotaxi开进上海中心城区
AutoX的Robotaxi开进了上海中心城区。这里有更具价值的运营场景,但也将面对更多的公众审视。9月1日,上海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一天,无人驾驶企业AutoX安途)宣布推出上海市中心城区Ro ...[详细]
-
北交所成立一周年“成绩单”:110家上市企业融资超235亿元
今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宣布成立一周年。一年时间里,北交所制度框架迅速搭建,市场规模逐渐壮大,改革创新稳步向前。一组数据揭示出北交所近一年的发展成果——投资者参与方面,截至目前,北 ...[详细]
-
11月23日0时至15时,东城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5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53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例,目前均已转入定点医疗机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风险点位11月16日7:00—17:0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毛可馨 新势力车企已经在市场定位和销量表现上走出明显分化。“蔚小理”新旧产品切换,销量呈现波动,问界、埃安、哪吒、零跑等品牌则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排位生变 造车 ...[详细]
-
规范且具体的ESG信息披露是可持续投资发展的坚实基础。“双碳”目标的正式提出为ESG投资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简称 ...[详细]
-
安信信托董事高超失联,今年4场会议未亲自参加 公司:无法确定失联原因
安信信托当日发布公告表示,为执行上述决定书,推动公司风险化解方案顺利完成,8月30日,国之杰分别和上海砥安、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向上海砥安转让公司5.7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54%;向中国 ...[详细]
-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公布了浙江省2022年10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1-10月,浙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06.2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以下简称“同口径”)增长6.5%,较1-9月3.6%)提高2. ...[详细]
-
本报记者 孟 珂“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非常踊跃,一共有1.3万家企业申报,经省市、区)初审和工信部审核,目前已完成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8月30日工信部举行的“新时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