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洁股份太让股民心寒
来源:北京商报
包括公司及董事长在内的梦洁多名管理层人员被立案调查,的股份股民“黑天鹅”事件让股民猝不及防,短期的太让股价大跌让股民心疼,但上市公司的心寒信任危机更让股民心寒。一家管理层集体被立案调查的梦洁上市公司,连基本的股份股民合规经营都做不到,谈何为股民创造投资价值?太让
一家上市公司和多名高管集体被立案调查,公告显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心寒给投资者的梦洁直观感受是,这是股份股民一桩“窝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太让偶尔的心寒单名高管或者管理层出现被立案调查的情况可能并不会引发投资者的过度担心,但上市公司连同诸多高管一起,梦洁就会让投资者感到恐惧。股份股民这是太让怎样的一家上市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从何而来?试问,这样的一家上市公司,哪位投资者敢心无杂念地长期持有?这种信任危机一旦在投资者心中产生,就很难消除。
从股价表现看,梦洁股份的股价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4月28日更是跌至2.62元的低位。从股价上看,梦洁股份怎么也和蓝筹股沾不上边;从公司的业绩表现看,2021年度每股亏损0.21元,2022年的三个定期报告也均为亏损。所以按照这个经营业绩来看,就算这些财务数据都是真实的,投资者也不敢买入并持有梦洁股份。
梦洁股份近几年的业绩表现一直疲软,今年以来更是出现亏损加剧的情形。现如今的立案调查,让公司在股民心目中的形象更是大打折扣。其实上市公司亏损很正常,股民对于业绩亏损也没那么惧怕。然而,高管集体被立案调查,将对股民的投资判断产生巨大的影响。经营业绩好不好,主要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果管理层有所作为,亏损股反而是低位布局的好机会。但管理层有了“前科”,这样的上市公司谁还会去长期持有呢?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梦洁股份的董监高们在持续不断地减持股票,哪怕公司股价已经跌至历史低位,他们依然在减持。连他们都不看好自家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又有什么理由去长期持有呢?
实际上,有一部分买入梦洁股份的投资者并未抱着价值投资的目的,他们是冲着梦洁股份的重组预期去布局的。近期,梦洁股份也确实易主,然而,突如其来的立案调查可能会让公司的重组预期化为泡影。在立案调查期间,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受限。更为重要的是,被调查的结果不得而知,万一处罚结果超出投资者预料,那么到时候投资者又要遭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股民而言,其实要求并不算高,上市公司合法经营,稳步提升业绩,稳定现金分红,只要做到如此,股民就敢于长期持有,但现在好多上市公司就连基本的这三点都做不到,天天想着怎么通过资本手段去收割韭菜,这样的做法确实太让股民心寒。
(责任编辑:综合)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11月28日,证监会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 ...[详细]
-
据路透社28日报道,美国地质调查局火山活动部门最新消息称,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已经于当地时间11月27日晚间开始喷发。尽管通知表示“目前熔岩流尚被控制在山顶 ...[详细]
-
海南儋州市原副市长符巨友被公诉 曾被批搞迷信活动 干预插手扶贫领域工程项目
近日,海南省儋州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符巨友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向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符巨友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 ...[详细]
-
美联储戴利:加息影响超出应有水平 必须警惕政策过度收紧的风险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1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美联储加息造成的实际影响可能大于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应有的水平。今年以来,美联储共进行了六次加息,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其中包括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任贤存,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住房租赁;会议及展览服 ...[详细]
-
因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等 华金证券被责令改正并暂停保荐和债券承销业务3个月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关于对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限制业务活动监管措施的决定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查,我会发现你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投资银行类业务 ...[详细]
-
◎记者 朱妍中小独立基金代销机构的日子过得有点艰难。近期,又有数家基金公司发布与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解约”的公告。与此同时,头部独立基金代销机构的优势地位不断提升,基金销售行业洗牌加剧,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详细]
-
一窥公募“富二代”的金融江湖近日,银行系公募苏新基金被核准设立。在此之前,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已有六年未见“新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银行系公募数量已经扩至16家,2022年三季度末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