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式工作为什么流行?
原标题 表演式工作为什么流行?表演| 专栏
在互联网公司上了一年班,我并没有学到什么正经技能,式工什流发现倒是表演有一点:很多人看起来忙,但不是式工什流真忙。
这大概就是表演大厂人努力工作的“秘密”吧。
首先是式工什流为人熟知的内卷游戏。朋友领导下班前安排一件小事,表演特意提醒大家回家做就行,式工什流有同事坚持留在办公室工作,表演以致于全组人陪同加班。式工什流
还有先进工作法。表演另一位运营朋友发现同事每天下班很晚,式工什流只为了和领导同时离开,表演下楼偶遇时汇报当天的式工什流工作。这位朋友又生气又自责,表演立即向同事学习,试了一次才发现太难了——他等到办公室空无一人,也不知道领导什么时候离开的。
就这样,表演工作成为比工作本身更重要的事:不是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没什么要紧事也能在公司工作12小时以上;靠刷单买量数据造假获得的工作成果,也可以在向上汇报中营造出克服重重困难的劲头……场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不能细想,也无法深究。大家对正常的规律视而不见,如同《皇帝的新装》里面对皇帝赤身裸体不吭一声的朝臣和百姓,表演久了会入戏,还真以为自己在努力工作。
其实,只有一小部分人是真傻,大部分人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如果一份工作怎么做结果都一样,或者根本做不出成绩,如何证明你在努力工作呢?
在行业红利时期,DAU或者营收的三位数增长数据随手可得,甚至身在其中的人,也很难分清这个结果是靠人为的努力还是时代的牵引。但在今天,行业增长停滞,同样的工作无论如何做都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于是,起早贪黑可以用来表演努力工作的过程,把数据“做”好看可以用来表演漂亮的工作成果,努力工作的过程加上漂亮的工作成果等于成功……嗯,像极了苟延残喘。
内卷也是表演式工作的产物。虽然大家对真正的工作成绩无能为力,至少还可以卷出来一层外壳,让工作看起来更华丽。
过去互联网大厂并不是这样。改变世界是中国互联网早期从业者的精神信仰,在中国崛起的巨大势能下,他们看到了通过互联网学习、追赶甚至超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希望。在这样的使命驱动下,互联网公司倡导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公司承认每个人的平等和地位,尊重每个人的想法,给员工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创新实现理想。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本土公司江湖化、官僚化的新型组织文化,也让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拥有非常强烈的优越感。
搜狐和百度都曾是中国互联网的文化高地。
搜狐倡导好人文化,鼓励把一批好人聚集在一起,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员工不需要给张朝阳端茶倒水,因为观点不同和老板大吵大闹都没关系;百度则鼓励工程师文化,早年的百度不需要打卡,甚至上班时玩游戏、打瞌睡也没问题,工程师们的灵活性极大,不需要钻研卑躬屈膝的职场文化;员工能够平等地和任何同事讨论问题,既可以是部门主管,也可以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但后来搜狐和百度都否定了原来的文化。张朝阳把之前的管理方式视为经验不足,转而要求员工要尽职尽责的工作,给予工作更多时间和更高的投入度。至于百度,则开始呼唤狼性。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让公司文化产生变化,并非不能理解。公司试错空间越来越小,稍有闪失就落后于对手,甚至功亏一篑。老板寄希望于员工高效产出,无论是花时间争论问题,还是灵活劳动,都被视为极大的资源浪费,更不要说上班玩游戏、打瞌睡。员工们也只能被新的时代潮流所裹胁,收起个性和散漫,不再追求创意创新,服服帖帖听指挥,投身996大潮。
但变化也是过去十几年互联网行业粗放式增长的恶果——互联网公司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和这么多业务。公司大规模招人,不是因为缺人,只是不想让优秀的人被竞争对手抢走;很多业务不可能做成,或者已经错过先发优势,或者只为讲资本故事,但执行团队还要心照不宣向公司证明自己能够大力出奇迹。
实际上,没有明确需求的扩张只会导致人浮于事。
我们善于反思过去,却常常对当下的处境毫不自知。事情刚开始起变化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抱怨——大家正在做财富自由的美梦,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一部分人确实获得了财富自由,但更多人获得的只是躁动不安和心碎。再后来,不仅财富自由梦没有了,增长红利也消失了,公司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压力会逐级转导变成“这对公司有什么价值”的灵魂拷问,为了保住工作,大家只能表演。没有人再深究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的努力只为汇报过关。
遗憾的是,表演式工作越来越流行,互联网大厂与创新创造却渐行渐远,哪怕曾经作为他们的立身之本:没有人再关心如何改变世界,也没有人关心自己的工作创造什么价值,大家计较的只是鸡毛蒜皮——是不是能抢到更多地盘,是不是能升职加薪,是不是能把锅甩给别人……一切都和创造无关。
知名作家刘震云描述互联网大厂80后90后的状态时说:他们自称很modern,穿的衣服能看出来超前,神态却和上个世纪初生产流水线上的那些人没有任何区别。我倒认为,互联网大厂员工的甚至处境更“恶劣”。
流水线工人面临的问题是人被机器化,同时被机器所驱使和奴役。《美丽》描述了工业时代人机器化的极端境遇:每个人在出生之前就被划分成了阿尔法、贝塔、伽玛等不同等级,一生只能重复符合他等级的工作,如同机器不同部位的螺丝钉一样,他们的创造精神被社会分工和机械化的劳动扼杀。
失去创造性之后,互联网大厂的工作也逐渐机械化,而表演式工作流行让人走向另一种异化:耍把式。每个人都在杂耍,连重复造轮子都算不上,顶多也只能算比划轮子罢了——这不仅是对创造精神的扼杀,更是一种谄媚文化。PUA在互联网大厂盛行则是谄媚文化的另一面,把式玩不动了,会有人来抽你。
所以很多人感觉比工作更累的是心累,因为受害者就是他们自己。
工作本身失去价值之后,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业绩、贡献度等客观指标无法发挥作用,主观因素就变得更加重要,工作很可能变成“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缺乏客观标准的恶果是,大家失去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
员工们需要重复虚假且毫无意义的工作,需要钻研卑躬屈膝的职场文化,他们丧失互联网创意精英的光环,也失去了工作原本的体面。如今,这些人流露出越来越多失望和不满,但又不知道何去何从。在脉脉上,他们把自己定义为“新时代互联网民工”,匿名发泄对公司和领导的不满,同时也对公司多了几分算计。
问题的根源在于,无论公司还是员工,都被本不该存在的工作绑架了。这些工作不创造价值,双方却不愿轻易承认,只好通过彼此折磨“创造”结果,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
美国知名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将这类工作称为“狗屁工作”:一种有偿就业,完全没有意义的、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工作,连员工自己都不能为其工作的存在而正言;作为就业的前提,员工还不得不假装热爱工作。接待员、行政助理、电话推销员、公关、中层管理人员等都被格雷伯归纳为“狗屁工作”。在他看来,一旦这些工作突然从地球上消失,社会反而会运转得更好。
互联网大厂员工沉迷于表演,多少有点末日狂欢的味道,它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难以持久。去年12月,字节跳动裁撤“人才发展中心”时,曾进行过反思:有些部门和团队的工作,变成“过家家”的游戏,员工很忙,部门空转,但没有实际创造价值,不仅浪费公司资源,也制造很多噪音,浪费其他员工时间。
虽然他们看起来很忙,做的其实是一份钱多活少的工作——上一家这样的公司是诺基亚,当然诺基亚的员工并不心累。当诺基亚员工遭遇裁员再次求职时,遭遇新生代公司员工的嘲讽。十多年过去,这些嘲讽诺基亚员工的人和当年他们嘲讽的对象变成了一类人,做着程式化的工作,创造性被消解,年纪上涨, 性价比变差,遭遇职场中年危机。
不知道还在为了高薪加入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看到此景会作何感想,是被空转的表演式工作同化,还是拒绝无意义的工作?
互联网或许不再是年轻人唯一正确的选择。
(责任编辑:百科)
-
《宝可梦 朱·紫》,图源网络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星晖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宝可梦 朱·紫》的开放世界失败了吗?2022年11月18日,由G ...[详细]
-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董兴生 近期,环氧活性稀释剂生产企业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远科技)拟冲刺沪市主板上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程振朔,近3年, ...[详细]
-
刷屏!“飞机上坐满了人,12万一晚的酒店房间售罄”,“阳康”们涌向三亚,亚龙湾附近开始堵车了
每经编辑 毕陆名新年伊始,一则“阳康人挤爆三亚,酒店房间几乎售罄”的新闻刷屏。据红星新闻2023年1月1日报道,记者了解到,许多“阳康人”,已经坐上了前往三亚的飞机。呼吸着三亚温暖的空气,当地的旅游业 ...[详细]
-
直新闻消息,朝鲜半岛,不排除擦枪走火进而引爆战争的可能性。直新闻:在2023年第一天,朝鲜发射超大型火箭炮,并向日本海发射1枚短程导弹。朝鲜在元旦发射导弹的做法十分罕见,这是要干什么?特约评论员 陈冰 ...[详细]
-
网传在经历两次促销后,的订单增量仍不及预期,所以将会在年底前进一步推出新的“降价手段”以促进销量。特斯拉相关人士否认。上月底,特斯拉宣布,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售价调整, ...[详细]
-
中新网1月2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全国居首。其次是深圳,月最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近日,济南、长沙、青岛、合肥等万亿GDP城市两会陆续召开,回顾2022年工作,公布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 ...[详细]
-
来源:A智慧保2022的不平凡,已载入史册。无论是疫情的反复冲击,还是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深处“变数”中的2022年保险业,同时在经历转型+经济下行的压力。不过,我们已经送别艰难的2022年,迎来充满 ...[详细]
-
据悉,氰化物具有毒性,可致人死亡。据日本制铁方面调查,超标的氰化物是由于设备故障而流入排水系统,目前已经紧急采取了应对措施。千叶县政府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危及周边居民健康的报告。在昨天召开的记者会 ...[详细]
-
新年第二天,泽连斯基发文:两天内乌上空超80架伊朗无人机被击落综合乌克兰独立新闻社、“nv.ua”网站等多家乌媒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1月2日晚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两天内乌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