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股公司拟超百亿建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大为股份何以支撑?
新能源汽车赛道发展势头良好,参股车生产基这是公司大为弘德选择进入的主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拟超能源2022年1-9月,百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建新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为股市场占有率达到23.5%。份何
大为股份表示,支撑大为弘德为公司的参股车生产基参股公司,本次签订的公司投资合同暂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大为股份以汽车缓速器业务起家。拟超能源2020年前,百亿公司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建新营业收入常年在1亿元至3亿元规模;2020年以来,为股公司转型进入半导体存储芯片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份何营收规模才有所突破,但仍未超过10亿元。
到了2022年上半年,大为股份表示以半导体存储器、智能终端、汽车三大业务板块为中心发展。
半年报显示,其汽车业务营收贡献仅1846.91万元,营收占比萎缩至不足5%;半导体存储芯片业务约2亿元,占比已上升至过半;手机配件占据三成营收。
眼看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大为股份也企图抓住这一机遇。
大为股份在2021年年报曾表示,公司通过参股大为弘德的方式涉足新能源专用车领域,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涉足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以期打破新能源产业发展给公司原业务带来的困局。
在这一背景之下,大为弘德于2021年5月设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大为股份以自有资金出资5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10%。
尽管占比仅一成,但在大为弘德官网中介绍显示,公司是大为股份投资成立的专注于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
大为股份“在生产经营场地、品牌、人员和资金上对合资公司提供支持”,包括授权大为弘德在限定的产品上使用“特尔佳”商标,同时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提供经营性流动资金。
天眼查显示,持股90%的股东弘德汽车,其诞生只比大为弘德早一个月,股东为郭堃、王玉英两位自然人。
在合资公司中,弘德汽车为主要负责运营的股东,支持并协助合资公司申请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质。
此后,大为股份不断对大为弘德给予支持。
(责任编辑:综合)
-
新华社武汉11月22日电记者侯文坤)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下拨棉大衣、棉被等御寒物资19万件床),支持各地开展受灾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今年以来,湖北省遭受多轮低温冷 ...[详细]
-
刚刚 茅台大利好!金融圈笑抽了 财经大V炒期货 结果炒成果农!交割了1500吨苹果现货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大家周末好哇,简单看点新闻。茅台大股东罕见增持!2月10日公告,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增持14.83万股公 ...[详细]
-
在经历了被ChatGPT不点名威胁的一周后,十六铺怀着失业的恐惧,周末也窝在家里骂骂咧咧地写稿。作为一个紧跟热点的新闻工作者,十六铺本周阅读、签发了大量关于ChatGPT将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文章、报道 ...[详细]
-
联合国高官说土叙地震是“世纪灾害”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开陆路口岸运送人道物资
新华社纽约2月11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紧急救援协调员马丁·格里菲思11日在土耳其表示,土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是该地区一个世纪以来遭受的最严 ...[详细]
-
转自:天津日报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申铖)记者2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 ...[详细]
-
避免地产债务危机传染?越南出“奇招”:允许用其他资产偿债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地产商流动性危机加剧,越南政府出“奇招”。地产债务危机之下,越南政府正从政策端想办法帮企业渡过难关。本周日,越南政府宣布,如 ...[详细]
-
来源:券商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22年的执法成绩单。证监会最新披露信息显示,2022年全年办理案件603件,其中重大案件136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报线索123件,案件查实率达到90%。总体 ...[详细]
-
3月7日盘前策略提示:维持“A股修复市”判断 沿三大主线配置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周一,上证综指跌0.19%,深证成指跌0.08%,创业板指涨0.38%。光伏等新能源板块大幅飙升,涨停,接近涨停。鸡肉股大幅上涨,涨约8%。6G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法国工业软件企业达索系统的两名高管——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许善淞和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达索系统现在对中国市场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且信心更加坚定。对这 ...[详细]
-
目前中央举债空间大,而地方债务风险上升,新增财政赤字由中央财政承担,是出于防风险考虑,缓解地方偿债压力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