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生物科创板IPO:仅一款疫苗产品上市销售,体外诊断业务逐渐“缩水”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近日,缩水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荣盛生物”)在科创板的荣盛上市申请正式获得上交所受理。根据招股书,生物上市本次IPO荣盛生物拟募资12.5亿元,科创用于疫苗和体外诊断产品的仅款研发和产业化。
记者通过梳理招股书发现,疫苗业务荣盛生物目前仅有一款已获批上市的产品疫苗产品,同时其体外诊断业务的销售营收也正在逐步“缩水”。就本次IPO相关问题,体外《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荣盛生物,诊断逐渐并向其发送采访函,缩水但截至发稿,荣盛并未收到任何回复。生物上市
2021年扭亏为盈
公开资料显示,科创荣盛生物是仅款一家专注于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销售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公司成立于1988年,成立之初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是中国最早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经营的公司之一,主要产品用于传染病的诊断,有酶免和生化试剂。2002年,荣盛生物开始开展疫苗的研发工作。
业绩方面,荣盛生物在2021年刚刚扭亏为盈。公司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1.68亿元和2.62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532.78、-3500.75和1777.54万元。
截至目前,该公司仅有水痘减毒活疫苗(12月龄-12岁)一款产品上市销售,产品结构单一。据招股书,该疫苗于2016年10月获批上市销售,因不添加人血白蛋白和明胶,接种后不良反应率低,产品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2014年,(300122.SZ)曾与荣盛生物实控人朱绍荣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收购荣盛生物涉及疫苗产品相关业务和资产的85%股权,从而将荣盛生物当时正在研发的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收入囊中。但至2016年1月,荣盛生物研发的水痘疫苗仍未拿到生产文号批件和GMP证书,因此该《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终止。而就在协议终止不久后,2016年10月荣盛生物的首个疫苗产品水痘减毒活疫苗就获批上市。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该疫苗的销售量分别为39.73万支、89.94万支、156.50万支,售价131.55元/支、133.48元/支、137.36元/支,产能41.90万支、110.82万支、252.13万支,产品毛利率69.06%、82.76%、86.88%。同期,荣盛生物该疫苗销售收入分别为5226.87万元、1.2亿元和2.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07%、71.84%和82.20%。
荣盛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新生人口数量逐年回落,由2018年1523万人降至2021年1062万人,出生率从10.86‰下降至7.52‰,如果未来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且两针法推广进度未达预期、我国水痘疫苗接种率仍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无法有效提升、免疫规划政策出现不利的调整,水痘疫苗市场增长的空间可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谭亚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疫苗行业近年来突飞猛进,但疫苗行业的未来注定是拥挤的,新生儿数量下降、注射剂次上限等原因,使得如今的市场已经距离饱和不远了。
在水痘疫苗市场中,荣盛生物还面临、上海所、长春祈健、科兴生物等对手的激烈竞争,除这些市场竞争对手外,也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根据2019年至2021年按批签发量口径统计,荣盛生物占比分别为只有1.9%、4.0%和6.7%,并不具优势。
除水痘疫苗外,荣盛生物在研项目还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水痘-带状疱疹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和16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
在研发投入方面,2019年至2021年,荣盛生物研发投入分别为3072.12万元、4191.59万元和4305.78万元。荣盛生物表示,目前,该公司拥有21项在研项目,随着公司在研项目的不断推进,未来公司仍面临较大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可能会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受到影响。
体外诊断业务不断收缩
荣盛生物是市场上最早涉足体外诊断相关业务的企业之一。记者了解到,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荣盛生物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均保持中检院批签发总量第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体外诊断业务确在近年来不断收缩。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荣盛生物体外诊断试剂销售收入分别为6909.31万元、4707.35万元和4654.34万元,来自该业务的收入不断下降。其中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这两款试剂占2021年体外诊断收入的50.65%。
记者了解到,目前体外诊断市场空间广阔。据Frost Sullivan预测,2019年至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超越医药行业平均的增速,以18.8%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体外诊断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随着技术落后企业的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为何在市场前景一片明朗的情况下,荣盛生物的体外诊断业务却在不断收缩?对此,荣盛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自主就诊检查和入院手术治疗患者数量减少,对公司体外诊断试剂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逐步减少部分利润率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产品。2021年公司延续了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战略,聚焦于酶联免疫技术平台,突出丙肝、梅毒检测试剂盒等公司优势产品,主动退出部分竞争力较弱的生化诊断试剂产品。
上海一位医疗行业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体外诊断行业门槛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发,产品研发周期长、难度大。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竞争已处于白热化阶段,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如果新品研发跟不上,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研报认为,体外诊断产业作为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投资大,对复合型科研人才的要求高,具备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新进入者的进入门槛高。随着现有技术的更新换代,技术落后企业或将逐步出清,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百科)
-
海关总署: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口更多优质农食产品 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财联社11月22日电,海关总署党委21日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全国海关要深入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与合作,为落实全球发展与安全倡议作出贡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及世界 ...[详细]
-
魏敏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被刺身亡,迅速引发了舆论聚焦。各种声音莫衷一是之际,笔者选取了相对熟悉的经济视角,力争从相对理性与客观的角度,审视“安倍经济学”的得失,试图部分缕析“安倍经济学”对日本,对周边 ...[详细]
-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数字化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化助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10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日刊登该报记者彼得·发自布赖顿的一篇报道,题为《约翰逊离开唐宁街后能挣多少?》,全文摘编如下:人才行业高管说,鲍里斯·约翰逊将能够凭借其短暂而动荡的英国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大盘今日震荡下行,沪指午后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超2%。板块方面,受利好刺激,中字头股票午后直线拉升,教育板块全天强势, ...[详细]
-
7月9日晚,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在常州出席了征途与黄金酱酒战略合作发布会并发表演讲。这是史玉柱在今年疫情之后第一次离开上海,也是他最近三年第一次公开露面。他在演讲中谈及近期外界关注的Playtika项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周A股三大股指均呈现较为明显的横盘或震荡回落走势。其中,上证指数累计跌近1%,周线六连阳落空。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行情步入关键时间窗口,半年报 ...[详细]
-
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的《关于支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自2022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支持30个左右城市含城市群中的城市)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通知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涨价叠加高通胀劝退!亚马逊美国Prime会员数量增长陷入停滞
今年上半年,AMZN.US)美国地区的Prime会员数量停滞不前,这表明,从2月份开始实行的涨价可能会让那些在高油价和胀中苦苦挣扎的潜在客户失去兴趣。根据芝加哥消费者情报研究伙伴公司的数据,截至6月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