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如何“埋伏”绩优股?看这一篇就够了
来源:华盛通
华盛资讯,埋伏7月下旬至8月,财报A股和港股即将进入中期业绩披露高峰期。季何绩优想埋伏业绩高增股、篇够吃上财报红利,埋伏并成功避开业绩“暴雷”风险,财报就必须先做好功课。季何绩优
截至7月16日,篇够港股公司中,埋伏发布正面业绩预告发布前3天内,财报股票平均跑赢恒生国企指数1.4ppt(跑赢概率70.6%),季何绩优发布后三天内平均跑赢6.0ppt(跑赢概率70.6%)。篇够发布负面业绩预告可能会拖累股价表现,埋伏导致股价在公告发布后的财报三天内平均跑输恒生国企指数1.3ppt(跑输概率62.2%)。
那么,季何绩优Q2哪些板块业绩更为出彩?押注哪几个板块能获得更高胜率?华盛资讯整理了中金、高盛等分析师对不同板块的业绩预测及对应公司的业绩预期。话不多说,上“熟肉”!
一、互联网:降本增效推动电商增长,关注美团、京东
电商行业:看好,指二季度实物电商调整后同比增3.3%(4/5/6月增速分别为-5.2%/7.0%/5.6%)。4月疫情影响电商发货,5-6月物流恢复及“618”大促拉动下消费需求回暖。
交银预计2季度阿里/京东自营/拼多多/快手GMV同比-10%/2%/5%/22%,平台货币化率同比持平/小幅下降,电商服务收入增速低于GMV增速。预计2季度餐饮外卖交易规模同比增2%,二季度美团、京东、快手,阿里估值回升几率大。
游戏:看弱,中金认为四五月份基本搁置,而且受政策延续性和版号限制等因素拖累。在此背景下,预计1H22媒体娱乐板块盈利收缩23%,较2021年全年-14%的负增长进一步转弱。
不过,中金认为市场可能存在未充分计入互联网企业降本增效对上半年盈利的支撑,比如、爱奇艺。
二、工业/能源/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盈利仍然强劲,关注
工业/能源:分化,上半年供给冲击下全球能源价格维持高位,持续为上游板块盈利提供支撑,不过去年的整体基数较高,增速上可能有所回落。
中金行业分析师认为煤炭、有色金属、和石油天然气板块盈利增长可能居前。预计上半年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行业盈利同比增长65%、58%,和40%。上半年,中国海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705亿元到7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2亿元到392亿元,同比增加约112%到118%。
在上游能源价格挤压,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上半年火电、燃气等公共事业企业盈利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
运输:看好,交通运输板块(尤其是航运板块)的盈利维持50%的较高增速,主要受益于上半年全球供应链瓶颈持续推高国际海运价格。中海运盈利仍然强劲,预计净利润增速将达74%。
原材料:看好,中化肥和新能源相关材料企业目前披露业绩预览均偏正面。其中,、、等公司预计上半年盈利增速均达40-60%。而和等原材料企业也预计1H22业绩增速将达91%和100%。此外,受地产方面需求拖累和上游成本上升的影响,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35%-50%。
四、新能源/消费:把握汽车股高增业绩机会,疫情局部反弹餐饮出行受挫
餐饮出行:看弱,中金分析师认为,上半年受疫情和地产行业下滑的影响,下游消费需求整体受挫。其中,线下消费为主的消费者服务板块预计盈利在2021年上半年扭亏后再度转为亏损。纺织服装、家庭用品等板块也预计将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负增长。
国内疫情局部反弹和经营去杠杆对餐饮出行个股的影响可能超预期,影响、奈雪、。乳业、等食品饮料企业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约73%和50%,也预计盈利下滑。
新能源汽车:看好,中金认为Q2新能源汽车板块亏损或将逆势小幅收窄。以龙头为例,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销量、增速均创同期新高。销量超越当期特斯拉在全球的总销量,问鼎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此前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6亿元,半年利润或接近去年全年,同比增长138.59%-206.76%。
另一家新能源车企预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亿元到59亿元 同比增长50.20%到67.20%。
五、医疗保健/金融:创新药板块持续强劲,张坤增持
创新药:整体看好,中金分析师认为上半年创新药板块(生命科技工具与服务)业绩持续强劲,预计上半年同比增长69%,而制药板块则预计业绩小幅下滑1%。医疗器械与服务预计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14%。、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81%和40-60%。
据最新消息,基金经理“顶流”张坤在二季度增持了药明生物。药明生物预告,称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半年公司收益将增61%至63%;公司利润增长36%至38%。不过,日前上半年净利预增不及预期,康龙化成A股一度大跌19%,H股亦大幅跳水。
金融板块:看弱,中金行分析师预计金融板块预计整体基本持平,保险、多元金融业绩有所下滑。金融板块中银行1H22盈利小幅增长4%,但多元金融和保险板块盈利则预计下滑13%和5%。
港股中报盈利底已现,各大机构翻倍加仓港股
根据过去20年的港股走势,统计了港股探底反转,并开始取得显著绝对收益的6个重要时点,发现其共性因素有三个,且目前的港股均已符合。
共性因素包括:政策反转支撑(国内政策边际转松)、经济指标显著回升(工业增加值同比指引性较强)和赔率合意(估值水平绝对低位)。
截至22年7月14日,PE(TTM)历史分位数16.8%,对应值9.36;PB历史分位数1.2%,对应值0.93;ERP历史分位数91.1%,对应值7.90%。表明港股多数行业估值仍处于低位。
22年国内“政策底”已于4月底进一步夯实,这也是我们5月大势研判从“慎思笃行”转向“不卑不亢”的基础。经济也开始逐步回升,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因此,广发证券测算猴认为盈利底将在中报出现。
各大机构也嗅到了加仓港股的好时机。
张坤增持腾讯、药明生物:20日消息,由张坤管理的4只基金Q2合计规模回升至971.37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22.1亿元,增幅达14.38%。前十大重仓股方面,2只偏股混合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和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的操作较为一致,均在二季度增持了,药明生物则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贝莱德增持美团: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的美团仓位获增持109.15%股份,美团晋升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欧洲亚太成长基金加仓腾讯:Q2新建仓了美股上市的京东和阿里巴巴,期末持仓股数分别为142.57万股、126.40万股。腾讯是该基金重仓持有的互联网股票,二季度该基金对腾讯控股的加仓幅度达100.43%。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